-
2025思想者论坛| 理查德·萨克瓦:中国不宜引用“软实力”概念,它是美国新殖民主义的游戏
10月16日,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联合《东方学刊》、观察者网、底浪文化及上海春秋发展战略研究院,在上海成功举办“2025思想者论坛”。本次论坛亦作为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成立十周年系列学术活动之一,以“中国话语与世界秩序的重构”为主题,围绕中国与全球发展所面临的重大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在“全球大变局与世界秩序的重塑”分论坛上,英国政治学者、肯特大学政治学荣休教授理查德·萨克瓦(Richard Sakwa)做了演讲,指出西方思想的进步已停滞多年,而中国等国家推进的所谓“新修正主义”可以改善秩序、重塑全球架构,实际上并不是一件坏事。他还在交流环节提到,很多人对约瑟夫·奈的“软实力”概念存在误解,它本质上是新殖民主义的游戏,不应被各国、各界人士广泛套用。
观察者网整理其分享,供各位读者参考、学习。
萨克瓦教授
【演讲/理查德·萨克瓦】
被邀请参加本次“思想者论坛”,我非常高兴、深感荣幸,也意识到有机会与各位分享非常多的想法,以及从不同视角观察全球秩序重塑的观点。鉴于时间有限,我简要谈几点看法。
第一,我想强调,当前西方思维中存在一种“空虚”。
正如马丁·雅克在1978年的一篇文章中所指出的,西方思想的“长征”面临停滞的困境。实际上西方的思想进步在很多年前就已停滞。在经历了约500年的军事殖民历史后,欧洲乃至整个西方正面临知识与政治进步方面的危机。所以我使用“空虚”一词来形容西方的这种明显的知识空白。
也因此,当前举办“思想者论坛”可谓恰逢其时。正如今天上午的开幕致辞以及前两日会议的讨论中,我注意到很多西方代表的发言相对空洞、公式化,而今天的发言则非常具有实质性、内容丰富,且直切主题,这也反映出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和信念。
关于文明,我们需要不断取得进步,要有系统性的愿景。过去,我们的文明在历史长河中一直不断进步,包括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直至上世纪70年代。但我们发现,从那时起西方思想进入了危机时代,战后思想的发展逐渐枯竭,如今已达到危机的顶峰阶段。当下,西方不仅面临地缘政治危机,还有文明危机,美国、欧洲等地各式各样的战争、战乱、冲突,实际上背后体现的是思想知识框架的空白。为了弥补这一空白,西方进行了无休止地反对虚假信息的宣传运动。
很多人也会争辩说,当前西方的政治和思想也有新声音出现。但实际上这只是对过去的复制,从根本上存在失败的可能。正如我开场提到的,未来我们还有很多亟待发展的方面。
第二点,我想谈谈多极化。
自1996年俄罗斯叶夫根尼·普里马科夫在杂志中提出多极化概念后,我们需意识到,这已不仅是学术概念的讨论,更是政治概念的辩论。美国认为多极化是对其霸权的挑战,而美国化的霸权本质上是一种单极秩序的延续。普里马科夫当时提出的俄、印、中三角构想虽为时过早,但如今这些国家迅速发展,已对美国的霸权构成有力冲击。
我们生活在一个多极化的世界,但对其定义存在不同理解。在此,我想强调几个关键点:
其一,在我看来,最基本的规范是生活在以《联合国宪章》为核心的国际社会框架中。
联合国193个成员国,包括大国、小国,从法律角度讲,都需遵循《联合国宪章》,各国平等。前殖民国家为巩固自身地位,总是忽视这一现实,实际上没有国家愿意让渡自身主权,这是民族国家的基础。
纽约联合国总部 资料图:联合国官网
其二,权力和资源的分配正在转移。
在过去的论坛中,我们多次讨论过,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全球经济重心每年都在向东移动约10公里。回顾历史,最初是在英国和美国之间向东移动,每年持续东移。这一趋势不仅体现经济重心的转移,也反映政治、文化和思想重心的东移,标志着国际关系的深刻变革。
包括我的朋友都讨论过全球化概念,但我们也意识到,美国当前经济体量仍是全球第一,且具有强大的创新能力,如苹果及各式智能手机,从创新角度讲,美国仍在作出卓越贡献。但实际上从文化、文明角度来看,事实并非如此。欧洲也有类似情况和论述。
其三,我们生活在一个“多重秩序”的世界。
不仅是多极化,还是多种秩序的国际体系在国际法框架内相互竞争;对于世界秩序而言,也存在相互竞争的情况。
过去苏联和美国的竞争就是一个例子。过去几天里来到上海,我了解到中国对于世界秩序愿景的阐述,觉得非常令人欣慰且具有可行性,它与西方对于世界秩序的愿景形成鲜明对比。我们看到大西洋和太平洋当前的竞争,也看到中国对于世界秩序的愿景与西方秩序愿景存在很多冲突和竞争。在各式各样的框架之下,我们不得不承认正生活在一个拥有多重秩序的世界。
正如学者阿米塔夫·阿查亚(Amitav Acharya)等人所指,我们生活在一个多重世界中,但西方对于多秩序仍存在很大的警惕。中俄联手、与印度合作、金砖国家合作等等,在西方看来,这些不仅是结盟或经济上的合作,更是一种“新修正主义”,实际上是对西方霸权的挑战。
西方认为中国是一个“修正主义大国”,想要摧毁现有世界秩序。但实际上这不是“新修正主义”的核心理念。它其实意味着各国之间加强经济和政治层面的合作,俄罗斯、中国、印度、各个金砖国家伙伴及合作组织实际上是在推动世界秩序的重塑,且首先都是在联合国宪章的原则之下——这是重中之重,是根本,各国都需要遵守。
在1945年建立的联合国体系框架内,这种修正实为对美西方单极霸权的挑战。因此,我认为这“新修正主义”亦可称为“反霸权主义”。中国、印度等国形成的某种“政治联盟”,实际上是在挑战现有霸权,确保各国通过多边机制,在联合国框架内共同努力,推动世界秩序向更健康方向发展。
霸权具有破坏性,会导致混乱;而修正则可以改善秩序、重塑全球架构,建立更具持续性的伙伴关系。在这样的框架之下,“新修正主义”并不是一件坏事。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波兰法院:立即释放
2025-10-18 08:20 -
英国安德鲁王子放弃王室头衔
2025-10-18 07:46 -
特朗普与泽连斯基再度会面,就美供乌“战斧”等问题表态
2025-10-18 07:06 乌克兰之殇 -
美国硬拽盟友对华“脱钩”,澳大利亚第一个不同意
2025-10-17 23:39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两头受制!欧洲再不行动将沦为永久附庸”
2025-10-17 23:33 欧洲乱局 -
印度:我没有,别瞎说
2025-10-17 23:03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服装巨头坠亡事件迎“反转”,长子被列为重要嫌疑人
2025-10-17 22:34 -
往脸上贴金,卡尼:全球仅两国敢对美加税,我们就是其一
2025-10-17 21:59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中方反制见效,首艘美国船只被罚446万元”
2025-10-17 21:58 中美关系 -
“不用中国技术,你们准备好付出代价了吗?”
2025-10-17 21:23 能源战略 -
黑石集团董事长表态:我愿为中美关系发挥桥梁作用
2025-10-17 21:00 中美关系 -
村山富市走了,那句“道歉”还算数吗?
2025-10-17 20:46 日本首相 -
中方强烈不满:英方毫无契约精神、失信失德
2025-10-17 20:05 中国外交 -
95%→0,黄仁勋:伤害中国对美国更糟
2025-10-17 19:45 中美关系 -
百亿补贴呢?美部长:非中国市场,在找了在找了
2025-10-17 17:44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中国商务部发布《2025年美国履行世贸组织规则义务情况报告》
2025-10-17 17:33 -
加外长:欢迎中企到加投资兴业
2025-10-17 17:23 中国外交 -
中国是否会派代表出席柬泰和平协议签署仪式?外交部回应
2025-10-17 16:13 -
“我们需要欧洲证交所,这样公司就不必赴美上市了”
2025-10-17 16:00 德意志 -
中方:乐见俄美保持接触
2025-10-17 15:53 乌克兰之殇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美诺奖得主:中国科研环境“真香”,美国也这样就好了
-
特朗普想抢功,美官员帮腔:中方没啥贡献
-
罕见!美国制裁哥伦比亚总统
-
泰国诗丽吉王太后去世,终年93岁
-
美军调派“福特”号航母至加勒比海,“打击贩毒”
-
美媒扭捏承认:中国制度能圆更大的梦,而我们…
-
“震撼全球,中国的一切都在迈向高端”
-
“蠢货!把钱花在这种事上?”
-
山西明确:禁止诋毁、侮辱大龄未婚女性
-
“没了中国货、最恐怖的万圣节”,白宫仍在嘴硬
-
火势烧向航空、机械业…荷兰汗流浃背:不是针对中国
-
摆脱英伟达依赖,中国超算正在探索一条新路
-
普京对美强硬表态,特朗普来劲了:半年后拭目以待
-
表决通过!设立台湾光复纪念日
-
全会公报里,提了这十项“强国”
-
四中全会后,外媒关注中国“科技自立自强”
-

观察员





上海市互联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